【【【 隨機首頁 】】】

││││

| 如何與慢性病為伴 |

老了,就是老了。好好活著,不要庸人自擾,杞人憂天?

以下是醫學中心胡教授和馮教授的精彩對話;

胡教授:
在生活中,對疾病的態度,應該是:不與慢性病為敵,要與慢性病為伴,合理管控,正常生活。

馮教授:
胡教授,我完全同意你的觀點。由於先進檢查設備的使用,現在,要想證明一個人沒有任何病,很難。要想證明一個人有病,很容易。

你身體再棒,也經不住超音波、CT、核磁共振、MRI、DSA等各種檢查或化驗的考驗。如果按照正常標準,可以證明人人都有疾病,特別是中老年人。加上有的醫療單位把體檢當成生意做。有的人原本沒有任何症狀,檢查中偶然發現一點異常就過份敏感,有的醫生不瞭解檢查中發現的異常,例如:腦內脫髓鞘,腦萎縮啊,腔隙性梗塞,某條腦血管狹窄等等。常常會放大異常,把危險因素當成疾病,把陰天看成已經在下雨了。

在現實生活中,如果一個人,天還沒有下雨,就穿上雨衣,撐起雨傘,穿上雨鞋,大家一定會認為他是「神經病」。但在治療疾病時,這樣的「神經病」可以說是比比皆是,卻沒人感到不正常。這真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。

還有一種情況是,把老看成是病,老就是老,和年輕就是不一樣,根本不能用年輕人的標準去衡量一個老年人是否正常。我們看到自己臉上有皺紋,頭髮變白了,從來不會擔心害怕,但看到自己頸內動脈有一個斑塊,就整天惶惶不可終日。這是完全沒有必要嘛。你看看你們家的水管,看看你們家的茶壺嘴上是否有水鏽,這斑塊不就是因為血管使用時間長了產生的變化嗎?如果人的器官始終沒有變化,那「秦始皇」到現在恐怕還活著?

因此,我完全同意您與慢性病為伴,不與慢性病為敵的說法。

胡教授:
一個人,與慢性病為敵,過度治療它,它一定也會以你為敵,更加傷害你的健康?

我遇到過一個59歲的女病患,沒有任何症狀,卻強烈要求在體檢中增加一個「腦血管」檢查項目。MRA檢查發現她左側大腦中動脈狹窄,她又強烈要求放支架。支架術中,血管破裂,導致腦出血,昏迷,一周後就告別人世。她愛人後悔得悲痛欲絕。

實際上,介入治療〔支架〕的適應症,是正規抗栓治療無效和症狀性顱內供血動脈的嚴重狹窄。她一條都套不上,而非要裝支架,真是何必呢?

聽完兩位教授的對話,真有「聽君一席話,勝讀十年書」一語點醒夢中人的感覺。生活中,我們要學習正確看待年齡,正確看待自己的身體,正確看待自己的「疾病」?
-----


俗話說:人多力量大,柴多火燄高?最後老話一句:千萬別有幸入寶山,卻空手而回,希望這篇能提供你充份的燃料,與充份的智慧。
對了,小畢我也不是什麼「大師」,只是一個在農村長大的「庄腳崧」;小畢我也不是「花豹」,而是一個獨來獨往的「台灣虎斑犬」,喜賭成性,哈哈哈 ^^


》小 畢 陪 您 閱 讀 生 活 中 的 好 文 章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