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【【 隨機首頁 】】】

││││

| 和閩南語有著不能分割的關係 |

「台灣」名稱的演變,和閩南語有著不能分割的關係。「台灣」名稱的由來,經整理之後,茲條列如下:

01、殷商時代,稱台灣為「岱輿」、「員嶠」,將澎湖列島稱為「方壺」。
02、戰國初期成書的《禹貢》中稱台灣為「島夷」,《山海經》「海內南經」中所載的「凋題國」,被推斷就是台灣。
03、《三國志》「孫權、陸遜傳」中說:吳王孫權,遣將士浮海,求夷州和亶州。亶州是海南島,孫權的將士沒有去成;「夷州」就是台灣,孫權的將士曾經來過。
04、《隋書》「流求列傳」中記載:隋場帝派大將朱寬到流求國,又派陳陵率兵征服流求。那時候的台灣大都是原住民。朱寬到台灣時,可能是從鹿港上岸,鹿港的高山族語就叫「流求」。因而研究古時所稱的「流求」,並非現在的琉球,而是台灣。
05、隋、宋時稱流求;元時稱琉求;明初部分史書及私人著作還使用過「留仇」、「琉球」等稱呼;明後期稱「小琉求」。
06、明朝萬曆年間,陳第所寫的《東番記》,第一次提出「大員」二字,從此,大員、台員的名稱漸被沿用。
07、鄭成功來台後,改名為「東都」,其子鄭經繼位後,另改稱為「東寧」。

08、在明代以後的記載,台灣早期被稱為「雞籠山」,「雞籠」,「北港」,「東蕃」、「台員」,而跟「台員」同音異字的有「大灣」,「大宛」,「台灣」等。「台灣」一辭係源自平埔族西拉雅語「Taian」或「Tayan」意為對外來者的稱呼。清朝時開始正式以「台灣」之名沿用至今。 
09、荷蘭侵佔台灣期間,台灣因野生梅花鹿多,曾將台灣稱為「鹿島」;當時地名有「鹿」字者多達50餘處。
10、台灣的舊稱之中,有「大員」、「大圓」、「台員」、「大灣」、「台窩灣」等名稱,這些名稱的閩南語讀音,都和「台灣」閩南語音相同或近似,是過去平埔族的西拉雅族,對今天的台南安平一帶的稱呼。據說「台灣」的發音,原意是「外來者」、「異形」之意,平埔族人對於在當地登陸的外地人都如此稱呼。
11、17世紀時荷蘭佔領台灣,海盜顏思齊開始稱呼台南附近為「台灣」,荷蘭人稱為「Taioan」(台窩灣),日本人豐臣秀吉則稱台灣為「高山國」,但是,日本商人以台灣北部平埔族的凱達格蘭部族稱台灣,而音譯為「雞頭籠」,是為中譯「雞籠」的由來。因「雞頭」即「雞冠」,日語為Tosaka,訛轉成takasago,中文稱作「高砂」,而成為台灣的代號,台灣的原住民也因此被日本人稱為「高沙族」。
12、16世紀時,葡萄牙人駕商船航行東海,途經台灣海面時,水手從海上眺望島上,發現山勢雄偉,林木蔥郁,山嶽如畫,不禁大聲讚嘆高呼「Ilha-Formosa」,在葡萄牙語的「Formosa」為「美麗」之意,「Ilha」為「島嶼」之意,故翻譯為「美麗之島」,從此西方的航海圖上便有了「福爾摩沙」這個地名,也是歐洲國家對台灣的主要稱呼。
13、文史學家連雅堂的說法是:臺灣在明清時代的漢人移民,多數是大陸福建省的漳州人和泉州人,從福建渡過台灣海峽而來,此海峽有「黑水溝」之稱,天氣、海流、海象令早期移民渡海困難,九死一生,來台灣後也可能因水土不服、瘟疫傳染或颱風釀災而死亡,無法生還故鄉,冤魂被埋葬在他鄉,便以「埋冤」〔閩南語〕為此地名,原本是形容先民來此開墾的艱辛的情況,後來就因為名字不吉利,而改成跟閩南語發音一樣的「臺灣」。
14、由於台灣物產豐富、經濟繁榮,常被稱為「寶島」。而許多士人則常喜歡以《山海經》等古籍中的海上神山、「仙島蓬萊」、「瀛州」等名,作為臺灣的雅稱。

以上所列,只是部份說法而已,總而言之,「台灣」名稱的演變,和閩南語有著不能分割的密切關係。其中的「埋冤」一詞,可用以形容先民來此開墾的艱辛情況,每思及此,常令人為之動容、發思古幽情。
-----


俗話說:人多力量大,柴多火燄高?最後老話一句:千萬別有幸入寶山,卻空手而回,希望這篇能提供你充份的燃料,與充份的智慧。
對了,小畢我也不是什麼「大師」,只是一個在農村長大的「庄腳崧」;小畢我也不是「花豹」,而是一個獨來獨往的「台灣虎斑犬」,喜賭成性,哈哈哈 ^^


》小 畢 陪 您 閱 讀 生 活 中 的 好 文 章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