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提到長壽地區時,第一個浮現在腦海的多半是日本。其實,從2014年開始,香港已蟬聯為「全球最長壽地區」。
香港男性的平均壽命達到84.65歲、女性更高達89.6歲,讓醫學界都驚呼不已。
1、「藥食同源」的飲食文化:煲湯是關鍵
香港長壽的首要關鍵來自「煲湯文化」,經常用到的兩大食材:陳皮、老薑,這些食材不僅促進血液循環、保持血管年輕,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。
不少家庭會根據季節加入:枸杞、百合、紅棗、銀耳等中藥材煲湯或入菜,為身體補足元氣,老火湯講求「慢火細熬」,長時間烹煮更能釋放營養,增強體質。
2、高齡生活不宅家:走出門才更長壽
香港的高齡者並不把退休生活等同於「待在家」,香港的長者熱愛外出活動,例如:早上去公園打太極、飯後散步,不僅維持身體機能,也增強心理活力。
太極拳特別受到推崇,它能提升肌耐力、穩定血糖,還有助預防慢性疾病,即使是體力較弱的長者,也會被鼓勵進行適當活動,保持行動自主。
3、三代同堂與日常社交,讓心情更年輕
香港的家庭觀念強烈,很多人三代同堂或與子女同住,二來社交活動頻繁,不論是與鄰里話家常,還是固定參加團體活動,這種豐富的情感連結,被證實對心理健康和情緒穩定極具正面影響,也成為延緩老化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4、打麻將不只是娛樂,更是預防失智妙招
香港最愛的麻將、下棋等活動,不僅是打發時間,更是活化大腦的好幫手。打麻將的過程中,大腦需同時進行邏輯思考、計算和手部操作,能有效延緩認知退化,堪稱最強腦部健身操。
5、吸菸率低,公共健康政策奏效
香港的吸菸率低,歸功於強而有力的控菸政策與公共衛生宣導。無論在公共場所的禁菸措施,或是稅收、包裝警示等政策,都大幅減少民眾吸菸習慣,對延長平均壽命、降低慢性病發生率貢獻不小。
6、城市密度高,看病方便又快速
醫療資源也是香港長壽的原因之一。由於城市密度高,民眾就醫便利,重大疾病能在黃金時間內獲得治療。這種都市規劃與醫療系統的高度結合,是提升整體健康水準的重要基礎。
香港之所以成為全球最長壽地區,不僅靠個人生活習慣,更是整體社會文化與醫療政策共同作用的成果。從均衡飲食、日常運動、強大社交連結,到便捷的醫療與健康政策,層層堆疊出的,就是讓香港人平均壽命連年創高的祕密方程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