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【【 隨機首頁 】】】

││││

| 一千顆彈珠 |

不要管理你的時間,而是管理你的人生;管理你的生活、充分利用時間,真是一門藝術,需要平時養成,我認識的人很少小小年紀就嫻熟此道。大部分人從來沒學會,那些學到的人則是隨著時間漸漸發展而成。人生管理始於對時間的知覺,也從我們為善用時間所做的選擇開始。那些善於管理的人所做的事,都能:

◎促進他們人生整體的目標→幫助他們成長。
◎強調他們的價值→帶給他們成就感。
◎把他們的長處發揮到極致→增進他們的效能。
◎增加他們的幸福→使他們更健康。
◎帶領、訓練別人→提高他們的生產力。
◎為別人加分→擴大他們的影響力。

他們明白,沒有時間管理這回事,只有人生管理。我的老友貝恩最近寄給我一則故事,讓我對人生管理有不同的體認。這是戴維斯所寫的一則寓言。內容如下:

我年歲愈長,愈享受星期六早上的時光。也許是因為最早起床,因而享有安靜獨處的片刻,或許是來自那份不用工作的無盡喜樂。不管是哪個原因,星期六清早這幾個小時是最快樂的時光。

幾個星期前的週六清晨,我一手拿著還在冒煙的咖啡,一手拿著早報,正慢吞吞地踱向地下室。原本是典型的開場,後來卻演變成一堂神來之筆的人生課程。讓我告訴你是怎麼回事吧。

我調整我的業餘無線電收音機以便收聽週六早晨的交換網。在這過程中,我偶然聽到一個老傢伙的聲音,他的電台收訊極佳,而且他還有個迷人的嗓音。你知道我說的那種嗓音,聽起來就像這個人該朝廣播界發展。他正在跟某個人聊有關「一千顆彈珠」的話題。

那撩起我的好奇心,就停下來聽他要說什麼。「好,湯姆,聽起來你確實忙著工作。我肯定他們付你高薪,但很遺憾你必須這麼常離家工作。難以想像一個年輕人每週得工作六、七十個小時才能糊口,更糟的是你錯過了女兒的個人舞蹈發表會。」

他接著說:「湯姆,讓我告訴你一件事,這件事幫我正確看待事情的優先次序。」他就要開始解釋所謂「一千個彈珠」的理論。

「你知道,有一天我坐下來做一點小算數。一般人的壽命大概七十五歲,我知道有人多一些、有人少一些,但平均大約是七十五歲。」

「下一步我用75x52,得到3,900,這是一般人終身擁有的星期六數量。湯姆,我就要講到重點,你得聽仔細。」

「我直到五十五歲才細細思索這一切,」他繼續說:「在那之前我已虛度超過2,800個星期六。如果我也是活到七十五歲,那大概只剩下1,000個星期六可以享受。」

「所以我走進玩具店,把店裡每一顆彈珠買下來,我最後必須跑三家才湊足一千顆彈珠。我把它們帶回家,放在一個透明的大塑膠桶內,它此刻就立在我的播音設備旁。從那天起,每週六我都會拿出一顆彈珠,把它丟掉。」

「我發現,每當我看到彈珠日益減少,我更加專注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。眼看著你在世上的時光流逝,沒有任何事比這麼做更能幫你排對優先次序了。」

「現在讓我告訴你最後一件事,然後我就要收線,帶我可愛的太太出去吃早餐了。今天早上我才從罐子裡拿出最後一顆彈珠。我想,如果到下星期六我還活著,那就是偷到多一些時間。多得到一些時間,對我們每個人都很有用處。」

「高興認識你,湯姆。我希望你多花時間跟家人在一起,我也希望還能在頻道上與你相遇。」

當他收線時,靜到幾乎一根針掉下來都聽得見。我猜他給了我們所有人很多值得深思的事。那天早上我本來計畫要整修天線,然後出門見幾個火腿族,一起完成下一期的族務通訊。相反地,我走上樓把太太吻醒:「來吧,親愛的,我要帶妳和孩子們出去吃早餐。」

「今天是吹什麼風啊?」她笑著問。

「沒什麼特別的啦,只不過我們星期六好久都沒有跟孩子們一起過了。對了,我們順便去一下玩具店好嗎?我得買一些彈珠。」

走筆至此,我已六十歲。如果我能活到七十五歲,還剩780顆彈珠。體認這個事實,我有了更強烈的動機來正確管理我的生活,也更充分利用餘生。我隨身帶著一張卡片。上面是博物學家博洛夫的話,用來提醒自己時間有限:

我還是覺得每一天太短了,不夠用來想所有我想思考的事,不夠用來走完所有我想散的步,不夠用來閱讀所有我想看的書,不夠用來會見所有我想看的朋友。

當你有很強的目標感、想要享受人生,也體認到生命很短促,日子似乎總是不夠用。那就是為什麼你必須有效自我管理。在職場、生活和領導之間,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賴於有效的自我管理,這是我希望你能早一點學到的課題。
-----


俗話說:人多力量大,柴多火燄高?最後老話一句:千萬別有幸入寶山,卻空手而回,希望這篇能提供你充份的燃料,與充份的智慧。
對了,小畢我也不是什麼「大師」,只是一個在農村長大的「庄腳崧」;小畢我也不是「花豹」,而是一個獨來獨往的「台灣虎斑犬」,喜賭成性,哈哈哈 ^^


》小 畢 陪 您 閱 讀 生 活 中 的 好 文 章《